2009年11月19日星期四

2

十九:

宋學與湖湘文化

宋學巨匠程頤有言曰:“吾道南矣”。迄今言湖湘文化者多引此語,以爲湖湘文化立足之據。湖湘文化,究竟以何爲根本根據,暫且不論,先即依此發言。

湖湘文化經世致用開派祖,公認乃胡文定公胡安國。

程頤之學,‘吾道南矣’,岳麓繼響,旋轉至於胡文定,居湘潭碧泉,以修身治事爲宗。前此,有周敦頤氏於碧泉不遠之隱山講學。

明季清初,湖湘學派有船山王夫子,爲一代巨擘。

滿清中後,曾左彭胡郭羅出,震驚當代後世。

此中及稍後,王壬秋、楊度、鄭孝胥、黃興蔡鍔、秋瑾、陳天華、劉道一揆一兄弟等等,風起雲涌,左右中國政局者力不在小。

然則,湖湘文化,究有何秘,出如此多英雄人物呢?

論者多曰:“經世致用”四字。

言則中矣。惜不深也。

至於今日,湖湘文化研究者果能說得出胡文定公學問真諦出否?

泰古前此曾游曆訪問過湖湘幾乎所有一流著名文化名人,有原湖湘學派公認之第一老、原國民政府財政部代部長薑書閣老先生,原中華詩詞創始人中國韻文學會付會長[會長爲錢鍾書]羊春秋老先生,原李約瑟請去英國劍橋寫[中國科技史]之易學家周士一老先生,等等等等,很多很多,未聞胡文定公之學之真諦也。或許泰古德行淺薄,不足以與聞聖賢大道也。然細思之再細思之,不然。

胡文定公之學與在下有密契。此乃吾後來才知道者。十幾年前,吾有一八千餘字關於[周易]之文交於當時[船山學刊]社長之手,生活飄泊,交後未管。多年後,始知,原來胡文定公之學與泰古密契。

人有相知於異代者乎?

廿:

湖湘文化與中國文化

中國如此之大,各地有各地之文化。

以泰古所知,方今論學,猶當以湖湘學派、四川蜀學、湖北浠黃學派爲最有名。時下有宗江蘇泰州學派者,竊不謂然。

自熊十力先生出,前三大地方學派,浠黃學派遙遙領先。浠黃之學,暗接佛學,因四祖五祖皆原住浠黃間故也。此一脈落,實又與有明王陽明遙契。屬於反宋學之一脈。

四川蜀學,屬三蘇餘緒,前蘇還有諸葛亮等,多道家人物。

湖北浠黃學派佛之成份較多,四川蜀學道之成份較多,論純正,湖湘學派佛道成份皆遠遠少於前二。

正由於前二皆反宋學,故湖湘學派每以遙接宋學程頤“吾道南矣”自居中國文化正統。

所痛者,近幾十年來,由於大家都知道底曆史原因,湖湘學派,幾乎只有倒退,沒有任何創新發展。

廿一:

已經寫了一通晚,此時已二月二十九日八點多,餘意難盡,且續之。

廿二:

中湘文化與湖湘文化

說湖湘文化,有三湘文化焉。三湘者,上湘中湘下湘也。


湖湘之學,素無考據之風,蓋王船山影響所致否耶?此湖湘學派稍異於其它地方學派者。

廿三:

張南軒公易學


張南軒公易學,來自岳麓書院,蓋南軒公嘗爲岳麓書院山長故也。南軒之學又夾祖傳家學、程頤“吾道南矣”之正統學及四川蜀學三而兼之,無怪其爲一代鴻儒也。

泰古讀遍天下易書,未見有過如南軒公易學之精闢獨到者也。

廿四:

我之易學

泰古治易十七年。

寫稿約三尺高。

泰古輕名,未嘗欲以易謀身外之榮。

只在"真理”二字。

十力先生言曰:學問之艱苦,誠不足爲外人道。知音也。

爲學爲到最後,而言欲否定[周易],吾豈願意邪?不得已也。真理與[周易]之間,選擇真理!

廿五:

兩代學人入佛回儒

譚嗣同 熊十力

百年中國,論學,二人而已,而熊過譚。

康梁譚,三人,學問最終歸於譚一人。

康之學,於[大同書]見其根底其實膚淺。梁之學,於當世即被譏爲時文。唯譚之學,集義理辭章考據於一身,洵非泛泛輩也。

然而,譚之學,不成功。請略述之。

譚之學,貫於[仁學]一書,它者不論,論其關乎[周易]者兩處。

一訓‘元’爲通。元者,善之長也,此千古不易之論,而譚訓元爲通,以爲不通則不仁,此問題實在太大,於此不得不正之。若以通則仁,則仁自外鑠,非我本有也。有是乎哉?

譚之功夫,吾知之矣,未知其何以出此言?

通之謬說,於學問史上,自非譚始,亦非經始,先始於杜佑[通典]也。千年至今,有能正杜佑之謬者乎?通之說,引入註經,差之毫釐,謬以千裏,遺禍後世至今綿綿不絕者。皆此一字也。

譚之解經之謬,沿襲杜佑之謬也。謬謬相傳,有窮極乎?

吾嘗言,慈禧與戊戌六君子之間事,非可以一錘子定音也。

舉如:康有爲公車上書廢科舉,至今日,貪官牛毛,禍由前伏,則未見其爲妙也。謀國之深,不可以意氣用事。吾未見康梁譚於此有深得。

戊戌之變,譚康喋血,其中康廣仁乃康有爲親弟,故後來孫中山得假之矣。無論慈禧光緒皇帝袁世凱康有爲梁啓超譚嗣同孫中山等,於此時中國之巨變,皆應負深責。

滿清雖滿人執政,而兩百多年,如康乾者,實皆算得好皇帝。尤其光緒皇帝,仁風更甚於前,倘得滿清改制成功,中國無百年內禍變,至今亦不至三分金甌。

滿清朝廷經生文官如彼之盛,固然解得了[周易]'元’字,譚訓‘元’爲通,招殺身之禍,根本難免者也。

二譚引[周易]'見群龍無首吉’語,謂爲民主。其心則是也,奈學問不濟何?稍知[周易]者,皆知用九用六何意?引此以與'民主’掛鈎,童稚之想也,思之痛切。

譚之學,與近世影響中國極大之佛學機關‘南京支那內學院’關系甚大。譚曾於此受學於歐陽大師,一生服膺,故其輕生濟國殺身成仁,未敢稍避,實與佛學有關。

譚入佛有年,後來著[仁學],入佛回儒也。

於譚之不成功,儒門後秀熊十力又繼而起。

熊原來亦從政者也。因見中國非政治問題,乃學問問題,故勇決退避,全心學問。

熊又入內學院從歐陽大師,學佛八年,後又回儒。此中國入佛回儒之譚後第二人也。

熊之學,其平生第一本著作[新論],乃完全成功者也。此後之一些著作,則多有問題。之所以如此,吾見其有三,

一者時當毛政極左,不可能出大儒鴻儒也,二者中國學問之大,司馬遷所謂屢世不能竟其業者也,三熊結往開來,造一部[新論]已屬開天闢地矣,尚責之以其它,難先賢於全美全善境地,亦太過也。

於譚熊先後入佛回儒,吾儕應可知佛學到底給中國自身文化帶來多大困難了。

昔賢於佛,概取闢之態度。有明王陽明出心學,非佛非儒,亦佛亦儒,此宋後學問之大變。至滿清,船山王子還是取闢之態度,後來譚熊入佛回儒,有其不得已也。

此中有一人,曰顧寧人,其爲學,吾獨稱其有過人處,奈非本文所當及。黃宗羲,人皆知之,且不論矣。

總之,中國百年學問入佛回儒,過程艱難極矣。願爲政治者,有以察乎學問之苦.

廿六:

漢學與宋學

中華學問於[周易]時代,有兩大系統,曰漢學與宋學。

漢學起源於劉漢皇室及其禦用文人如董仲舒叔孫通等。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一直帝與儒混在一起。實際上,帝腦殼都受制於[周易]文化系統這個氛圍。

漢學重考據,比如‘實事求是’,即漢學之標志。

宋學重義理,比如程頤‘天理’二字,即宋學之標志。

那麼,漢宋之學,誰更真理呢?

吾以爲在宋學。

此亦必然。試想宋學在漢學後若是其年代久遠,後人必有以發現前人學問之敝,方敢改弦易轍底。

宋學之異於漢學者,其最大之處,在於提出[大學][中庸].論孟還不算。

宋儒獨提[大學][中庸]者何意耶?

頤顥兄弟二字之爭,說明了中華[周易]系統文化底一切。

哪二字?曰“新”“親”。

[大學]一書,於‘新’‘親’有爭,非自二程始。然而二程兄弟情誼若是之篤,卻爲此二字爭到另一個世界去了,都未見得互相達成同識。

嗟乎,學之於人也,抑至於斯極乎。

由漢學至宋學,又由宋學之諍至於湖湘,此則[周易]時代中國學問之源流正變大脈絡大主幹也。

廿七:

否定[周易] , 結束‘新’‘親’之爭

湖湘學派,慚愧於百年出如此多英雄人物,終究未能把族國搞好,幷且還有大罪於族國者,於是企圖將過去‘新’派演變成今天'親’派。竊以爲如此,實不足以解決問題。因爲這千年之爭,終究未能跳出[周易]藩籬故也。在[周易]裏繞來繞去,‘新’‘親’再鬥,無異於惡性循環也。

記得周士一先生在日,與吾於此處有同見,即不於周孔腳下盤旋。

曩者某人於長沙搞‘新’派,與廣東‘春秋羊傳’相接,至今日,如何也?

今者,有人於台搞‘親’派,終未見得其成也。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竊以爲, 結束‘新’‘親’之爭,否定[周易],重開湖湘文化新局面,方是湖湘學派亦即是中華文化發展之正途。

廿八:

否定[周易]後湖湘文化重建之優勢與劣勢

優勢在屈原。劣勢在帝制。

湖湘文化其源流正變,以上皆按[周易]時代說底。其實幷不如彼。湖湘文化底真正源頭應該以屈原爲標志才對。從這裏,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地方文化是如何底被一個大統治者底文化所蠶蝕。

南騷北詩,是中國文化之特色。南方屈原底[騷經],北方孔子底[詩經].

中國,詩國也。論詩之雅富優美,催人奮發,詩經不及騷經;論風化之淑純,則騷經有未及詩經。

若以文章雅國而論,則湖湘文化優勢占盡。

湖湘文化之劣勢在帝制二字。

楊度,鄭孝胥,其大著者也。短短百年內,小小地方,居然有兩個如此底大文化人擁護帝制,去作‘宰相’。不可思議。還有一個人,更奇,比帝制還帝制,就不說了。奇跡!帝制奇跡,帝制殘餘奇跡。

民主,是全球人類政治取向,族國必然之路,世界大潮流,因爲它是政治制度之最先進者。湖湘文化理應拿出取法乎上底勇氣。

閉塞。湖湘地理原因之故,閉塞,自爲風氣。

否定[周易],唾棄帝制;重拾[離騷],擁抱民主。

此十六字,未知可以重構湖湘文化未來否?

廿九:

中華文化重建

中華文化於否定[周易]後,基本上應由民主文化取代。亦即中國曆史之[周易]時代之結束,與民主時代之開啓。

湖湘文化既然爲過去中國文化之領頷,今者帶頭擁抱民主,各種地方文化都應該服從真理同揮民主大旗才對。

想想百年來族國之仁人志士,想想百年來族國之慘痛,想想百年來至今日族國之現狀,我想我們會放棄許多底不同,而走向相同。

小章結尾,引某老先生所惠對聯爲結.該老先生已於去年除夕辭世,生前爲泰古忘年交,書此亦以略表哀衷,而猶見後人前人之有同夢也,後人留世,不過完成前人未竟心願也。死者長已矣,生者路漫漫,那麼,在我們這一代呢?我們能爲族國做些什麼呢?


殊途同會歸於一

稽古佑文識所之


三十:

回首三千年與回首百年

三千年[周易]時代。百年,其實還是[周易]時代,不過這百年是對[周易]極端反叛底時代,而且該種反叛屬於一種亂叛。

對於[周易]之反叛,非自近百年始。

從有[周易]以來,此種反叛乃一直存在。反叛者代不絕賢。

曆史上,反叛者主要乃性靈派文士。舉如稽叔夜、歐陽修、蘇東坡、鄭板橋、袁枚這些名士都是。這些人,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其實才是中國文化之正統之傳繼者。這個系統,與[周易]文化系統相比較,一正一邪。不過,在漫長底三千年中國曆史裏,邪太厲害,正不能壓邪而已。不要以爲一個邪怎麼能壓中國這麼長時間呢?三千年啦,這不可能吧。答曰:不對。‘賊是小人,智過君子’,曆史上既然有能欺項底三百年,也就能有欺民底三千年。

美國總統布殊有這麼一句話:你可以欺騙民衆一時,你也可以欺騙一部分民衆永遠,但你不可以欺騙全部民衆直至永遠。[周易]欺騙中國民衆已經三千年了,也是到了該結束這一切底時候了。

百年反叛,由於學問不到位,所以總以失敗而告終。

幷且,由於這種學問上底不到位,梟雄乘之,逞私鬥妄,最終給族國帶來了萬年族國史上最大災難。


三十一:

吾於近代人中,獨服蔡松坡!

蔡松坡功蓋天下。

中國若無蔡松坡,則很有可能袁世凱公開之帝制成功。

千萬不要以爲這不可能。因爲曆史創造人,人也同樣創造曆史。有些太敏感底話我就不說了,讀者自己去想,誰又能料到那個人在幾十年後會與從前所言判若兩人呢?史論說:曹操若死於刺董卓,則史上大忠臣也。奸雄之奸,出常人考慮範圍。我們這些老實忠貞讀書人應該對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族國至今日,被蔡松坡之澤惠亦已隆矣。

若果族國人人學得蔡松坡,則族國民主不遠矣。我欲民主,斯民主至矣。

























[用戶評論數: 4]

我要發表評論

1

顯示: 1 - 4 of 4, 總頁數: 1

強不知以為知 : [2008年3月1日, 05:04 ] 鼠輩小人妾婦伎倆還欲重演邪?呸!呸!呸! (2008/3) [回復] 1 : 1

強不知以為知 (2008/3) [回復] 1樓 : 鼠輩小人妾婦伎倆還欲重演邪?呸! (2008/2) [回復] 否定周易 : 周易到底為何?

您說了半天,可見是懂得周易的。 可是周易到底為何? (2008/2) [回復] ©2008 世界之門 版權所有, 意見反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