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9日星期四

12月21日

/December 21
(本頁最后更新:01/30/2009 23:58:25)


1992年12月21日,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負責發射的澳大利亞澳普圖斯B2衛星在升空約48秒后爆炸。
1991年12月21日,中華民國舉辦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為中華民國“國會全面改選”踏出第一步。



附錄:


1995年12月21日,以色列軍隊從伯利恒撤軍,伯利恒成為巴勒斯坦的自治城市。
1991年12月21日,蘇聯11個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簽署《阿拉木圖宣言》,成立獨聯體,宣布蘇聯解體。
1988年12月21日,從德國法蘭克福飛往美國底特律的泛美航空103航班在蘇格蘭上空因恐怖分子預先放置的炸彈爆炸而墜毀,導致270人罹難。
1968年12月21日,美國阿波羅8號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執行人類首次繞月航行的太空任務。
1937年12月21日,美國國務卿弗蘭克·凱洛格去世。他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1937年12月21日,改編自《格林童話》的美國迪士尼首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首映。
1620年12月21日,五月花號抵達今美國馬薩諸塞州普利茅斯,開始建設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地。
1375年12月21日,意大利文學家薄迦丘去世。
69年12月21日,韋斯巴薌即位為羅馬帝國皇帝。









來源:[http://www.guancha.org]中國日志——銘記歷史,拒絕遺忘!
------------------------------------------------------------------------
1942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世紀: 19世紀 | 20世紀 | 21世紀
年代: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1970年代
年份: 1937年 | 1938年 | 1939年 | 1940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46年 | 1947年
紀年: 壬午年(馬年);民國三十一年;滿洲國康德九年;日本昭和十七年;越南保大十七年
請參看:

1942年電影
1942年文學
1942年音樂
1942年體育
1942年電視
逝世公告
目錄 [隱藏]
1 大事記
2 出生
3 逝世
4 諾貝爾獎
5 奧斯卡金像獎


[編輯] 大事記
1月1日——盟軍第一次使用聯合國這個詞。
1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隊佔領馬尼拉。
1月3日——哈爾濱王崗區滿洲國飛行隊起義。
1月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向荷蘭宣戰。
1月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佔領吉隆坡。
1月1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入侵緬甸。
1月20日——納粹德國召開望湖會議決定消滅猶太人。
1月25日——泰國向美國和英國宣戰。
2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新加坡向日本投降。
2月1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飛機襲擊澳洲達爾文。
2月2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撤出菲律賓。
3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爪哇島上的荷蘭軍隊向日本投降。
3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佔領仰光。
4月2日及23日——毛澤東發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4月1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杜立德轟炸機編隊首次空襲東京。
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珊瑚海戰役結束。
6月4日-6月7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途島戰役。
7月1日-7月27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阿拉曼戰役。
7月9日——《安妮日記》的作者安妮·法蘭克一家躲入暗室。
7月16日——法國開始迫害猶太人。
7月19日——德國撤回在大西洋上的潛艇。
7月27日——德國實驗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
8月9日——英國扣押聖雄甘地。
8月2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巴西向德國和義大利宣戰。
10月3日——德國第一次實驗V2火箭。
10月4日——德軍撤出法國的科西嘉島。
10月23日-11月4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阿拉曼戰役。
11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和英國軍隊在法屬北非登陸。
11月10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進駐維希法國。
11月12日-11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瓜島海戰。
11月1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史達林格勒戰役開始。
11月2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進攻史達林格勒的德國第6軍團被包圍。
12月2日——第一次人工控制的核裂變連鎖反應成功。
12月20日——汪精衛訪問日本。
[編輯] 出生
1月8日——史蒂芬·霍金,英國物理學家
1月8日——小泉純一郎,日本政治家
1月17日——穆罕穆德·阿里,美國拳擊運動員
1月19日——邁克·克勞福,美國歌星
2月12日——埃胡德·巴拉克,以色列政治家
2月16日——金正日,朝鮮政治家
2月24日——約瑟夫·利伯曼,美國政治家
3月2日——約翰·愛爾文,美國作家
3月5日——菲利普·岡薩雷斯,西班牙政治家
3月16日——宋楚瑜,中國政治家
5月2日——雅克·羅格,比利時整形外科醫生,國際奧委會主席
5月9日——約翰·阿什克羅夫特,美國政治家
6月18日——保羅·麥卡特尼,英國音樂家
7月13日——哈里森·福特,美國電影演員
8月2日——伊薩貝爾·阿連德,智利作家
10月23日——麥可·克萊頓,美國作家
12月21日——胡錦濤,中國政治家
[編輯] 逝世
1月6日——亨利·德·巴耶-拉圖爾,第三任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
1月9日——希伯·柯蒂斯,美國天文學家
1月9日——傑爾茲·羅佐基,波蘭數學家、密碼學家
2月22日——史蒂芬·茨威格,奧地利作家,自殺(出生1881年)
5月27日——陳獨秀,中國新文化運動、中國共產黨、中國托洛茲基黨的創始人病逝在四川。(出生1879年)
8月9日——愛迪·斯泰因,德國修女,天主教聖女(出生1891年)
12月22日——弗蘭茲·博厄斯,美國人類學的創始人
1942 was an important year for the war in the far east.In February the Japanese captured Singapore,but by the summer the tide began to turn. In June 1942 American dive-bombers destroyed Japanese aircraft carriers destroyed Battle of Midway.The Jaoanese navy was never again a match for the Americans. The slow process of re-capturing islands that had been conquered by the Japanese began.It was to take long years.As Ameerican more and more soilders lost their lives.

[編輯] 諾貝爾獎
物理:
化學:
生理和醫學:
文學:
和平:
[編輯] 奧斯卡金像獎
(第15屆,1943年頒發)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忠勇之家》(Mrs. Miniver)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忠勇之家》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詹姆士·賈克奈(James Cagney)《勝利之歌》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葛麗亞·嘉遜(Greer Garson)《忠勇之家》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范·赫夫林(Van Heflin)《雙雄喋血》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特麗莎·賴特(Teresa Wright)《忠勇之家》
(其他獎項參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1942?1′"
3個分類: 1942年 | 1940年代 | 20世紀各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